数显拉开法附着力测试仪(如PosiTestAT系列)通过量化涂层与基材间的剥离强度来评估附着力,广泛应用于涂料、防腐、航空航天等领域。以下是其标准测试流程及关键注意事项:
一、测试前准备
设备检查
确认测试仪电量充足(或接入稳定电源),显示屏、传感器、加载杆等部件无损坏。
检查铰链连接器、粘结剂(如双组分环氧胶或氰基丙烯酸酯胶)、切割工具(如专用切割刀或手术刀)是否齐全。
根据涂层类型选择合适的测试柱(如铝合金或钢制,直径通常为20mm)。
样品制备
表面处理:清洁测试区域,去除油污、灰尘或松散涂层(可用溶剂擦拭后干燥)。
切割试样:
使用切割工具沿测试柱边缘划透涂层至基材,形成十字交叉切口(切口间距约3-5mm,确保剥离时应力集中)。
对于厚涂层(>500μm),需预先用砂纸打磨至均匀厚度。
粘结测试柱:
在测试柱底部均匀涂抹粘结剂,按说明书要求固化(如环氧胶需24小时室温固化或加热加速固化)。
固化后检查粘结面无气泡或空隙,确保与涂层完全接触。
环境控制
测试环境温度宜为23±2℃,湿度≤65%,避免高温或高湿影响粘结剂性能。
若在现场测试,需记录环境条件(温度、湿度)以供参考。
二、测试流程
设备安装
将测试仪通过铰链连接器固定在测试柱上,确保加载杆与测试柱轴线对齐。
调整设备零点:按下“Zero”键,使显示屏显示“0.0MPa”(或根据单位设置显示“0.0psi”)。
加载测试
匀速加载:以0.7MPa/s(或设备预设速率)匀速拉动测试柱,直至涂层剥离或达到设备量程上限。
数据记录:
显示屏实时显示拉力值(单位:MPa或psi),记录最大拉力值(F_max)。
若涂层分层剥离,记录各层剥离力及破坏模式(如涂层间剥离、涂层与基材剥离)。
破坏模式分析
观察剥离面特征,按标准分类(如ISO4624或ASTMD4541):
A类:涂层内聚破坏(涂层本身断裂)。
B类:涂层与基材界面破坏。
C类:基材内聚破坏(罕见,需重新评估测试方法)。
拍摄剥离面照片作为测试报告附件。
三、关键注意事项
安全操作
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,防止粘结剂接触皮肤或眼睛。
测试时远离人群,避免测试柱断裂飞溅伤人。
误差控制
确保测试柱与涂层垂直,避免侧向力影响结果。
定期校准设备(建议每年一次),确保传感器精度。
特殊情况处理
薄涂层测试:若涂层厚度<50μm,需使用微型测试柱(如直径10mm)或改用划格法辅助评估。
柔性基材:如塑料或橡胶,需使用专用夹具防止基材变形影响结果。
高温/腐蚀环境:测试后立即清洁设备,防止粘结剂残留或腐蚀。
四、维护与保养
每次测试后清洁测试柱和连接器,去除残留粘结剂。
长期存放时,拆卸电池(若可拆卸)并置于干燥环境。
定期检查设备精度(如用标准砝码验证拉力传感器)。
通过规范操作和严格记录,可确保数显拉开法附着力测试仪的测试结果准确可靠,为涂层质量评估提供科学依据。